紫菜水餃的故事

最早的紫菜水餃

民國四十八年,在物資普遍缺乏的烏坵島上,對以曬乾的番薯簽及撿拾的地瓜葉為主食的家庭來說,要吃一碗白米飯都是很困難的事,何況是豬肉,更是相當不易獲得。一天,好不容易又等到戰地物資-軍用豬肉罐頭配給之日,看見剛從海邊採摘回來的新鮮紫菜,讓當時還未出嫁的烏坵大媽靈機一動,將兩者拌勻,並用甕底僅餘的少許麵粉揉成麵團,再擀皮、包餡,做成一粒粒「小巧」的水餃。大媽說:那滋味至今令人難忘。想來是-烏坵紫菜水餃內餡的演進,其實是記載了烏坵島上居民生活艱苦的一頁。除了這一段歷史之外,大媽也談起她為什麼要推廣紫菜水餃?因為,紫菜的營養價值高,蛋白質含量豐富,還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,歷來被養生專家推崇,有「營養寶庫」之稱,這麼好的東西,一定要讓大家都有機會享用。其實,推廣紫菜水餃真的要花很多心力,首先是,最主要材料-紫菜的選擇。 


        嚴選烏坵產地紫菜

        烏坵沿海遍布質地堅硬的花崗岩,造就了最高品質的烏坵紫菜,而紫菜的採收季節為每年的冬春之交,紫菜喜歡多風多雨的環境,天氣越冷,風浪越強的地方,生長出來的紫菜品質越好。當然,採摘紫菜的辛苦就更不足為外人道了。


        粒粒飽滿的水餃

        戰地政務時期「小巧」的水餃,並不符合大媽的個性,只因為環境使然。
        今天,個性豪爽的烏坵大媽所包的紫菜水餃,已完全符合她的風格,每粒水餃都非常的大顆,嚴選烏坵紫菜搭配當天市場現宰的溫體豬肉、高麗菜,口感非常清爽、不油膩,還可以讓人感受到些許紫菜來自大海的風味。烏坵紫菜久煮不爛,爽脆的口感絕對令人入口難忘 ,一試成主顧。

        烏坵大媽以新鮮健康的訴求,推廣紫菜水餃
        期望更多客人能夠吃得健康,吃得開心


        (豪邁親切的烏坵大媽)
        (民國60多年在烏坵當兵的弟兄在台灣相見歡~)
        (請您嚐嚐不一樣的口味)

        沒有留言:

        張貼留言